當前的3D打印機市場可謂熱鬧非凡。很多人聽說過3D打印機,不過將3D打印技術用來治病,估計很多人都沒聽過,日前,國內幾家醫院已經率先將3D打印技術運用到了治療中。
下面這架與病人腰部完全貼合的穿刺導板就是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,主治醫師為病人實施的是一臺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,這是一臺常見的微創手術,需要通過穿刺針的逐層擴張在患者體內置入內窺鏡,然后通過影像顯示,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。按照以前,他們會通過反復給病人做透視來尋找術前設定好的穿刺路徑,但是使用這塊3D打印的穿刺導板,就能將穿刺針很快穿刺到最精準部位。
運用該技術,能減少病人痛苦,減少醫生不必要的麻煩,增強了療效,最主要的是縮短了手術的時間。一小時四十分鐘就將這份3D導板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。在采集這位病人的CT數據后,運用自主研發的軟件三維重建,根據三維重建,再把這個適合他個人的手術導板通過軟件設計出來,然后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。
如今,3D打印這項技術給醫療帶來很大的福音,越來越多的醫療專家和教育專家開始運用3D打印技術,據最新的數據稱,今年全球3D打印機市場出貨量為21.7萬臺左右,同比上升49%,這是3年來首次出現出貨量最高。展望未來,3D打印將會不斷升級創新助陣臨床醫療更上一個臺階。 |